发布时间:2023-05-31浏览次数:114
央视网消息:昨天(12月10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所有船用产品的安装,正式转交给运营方,邮轮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成功摘取全球造船业“皇冠上三大明珠”。今年以来,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领先全球,正从有影响力的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11月4日,历经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命名交付,经过了艺术品、酒店用品、医疗设备等供应品的上船安装及功能验证后,10日,近1300名船员登船到岗,邮轮正式交付给运营方,邮轮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是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拥有136个系统、2万多套设备,线缆超过4300公里,整船零部件数量达2500万个,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大型邮轮考验的不仅是造船技术和工艺,还有管理模式和相关产业的配套,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
11月24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日内瓦”号,在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制造难度极大,“日内瓦”号总体建造周期仅用17.5个月,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世界最佳,首次全面超越国外竞争对手。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董事长 陈建良:从首制船的国产化率不到30%,目前已经达到了70%,未来的两年,我们完全有信心达到80%,甚至85%以上。
目前,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了全球造船工业“皇冠上三大明珠”。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三大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产量全球领先,占国际市场份额超过40%,行业全年收入超过5000亿元,产品逐步覆盖市场上全部船型,中国正从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编辑:于晓】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月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联合国安理会8日就一份阿联酋起草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但因遭美国否决而未获通过。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本轮巴以冲突延宕两个月来,加沙地带已经有近2万平民死于战火,100多万民众流离失所。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
阿联酋代表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有将近100个共同提案国,中国也参加了共提。我们对美国独家否决要求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安理会决议草案感到遗憾和失望。纵容冲突延续意味着更多平民伤亡、意味着更大人道灾难,只会种下更多仇恨的种子。
在事关战与和、生与死的问题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应当为平息战火发挥建设性作用,应当为减少平民伤亡尽最大努力,应当站在和平一边,站在生命一边。(完) 【编辑:李太源】